(资料图)
中新网贵州江口7月6日电 (周燕玲)贵州梵净山2023年7月迎来成功申遗五周年。5年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有何变化,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也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和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2018年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并成为贵州唯一一个独立申报的世界遗产。
7月6日,梵净山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5周年恳谈会在贵州江口召开,会上介绍了梵净山成功申遗以来的工作情况。
5年来,大保护的生态系统不断完善。调查发现梵净山新记录368种,新物种6种;完成梵净山遗产地缓冲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记录遗产地缓冲区物种共3913种,目前梵净山拥有野生动植物7154种。在积极探索研究人工繁育方法路径方面,2018年至2022年成功繁育黔金丝猴幼猴三只,繁殖周期从三年一胎缩短至两年一胎,人工繁育技术逐步成熟。
5年来,惠民生的发展格局不断构成。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区人工商品林赎买,设立生态护林岗位,常年解决当地1000余人稳定就业,促进遗产地保护与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协调发展。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带动梵净山周边旅游产业发展,2019年来,梵净山生态旅游区入园人数达510万人次,旅游收入13.2亿元。
5年来,司法保护和数字化管理不断加强。2019年1月《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成立梵净山生态法庭、生态保护检察室,出台《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执法司法衔接工作规范(试行)》,为梵净山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争取资金1.1亿元完成梵净山大数据综合管控平台、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野生动物救助中心、野外监测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梵净山持续保持零火灾态势。
5年来,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移民搬迁。全面推进梵净山区域矿山、小水电治理和公路沿线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清理退出矿业权26个、小水电站8个;实施生态移民搬迁145户520人,进一步拓展重点保护对象黔金丝猴的生存空间,更好地保护了核心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5年来,生态化的产业链条不断健全。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为核心的梵净山景区旅游业形成一定规模并成为国内著名景点,梵净山景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自然保护区内成功打造的5A级景区。依托梵净山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林业产业,带动社区民众自主发展茶叶、中药材等产业,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变成经济财富。
官方提出,未来梵净山将会进一步加强遗产保护管理、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产资源研究,处理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快实施黔金丝猴拯救保护工程,着力发展生态经济,让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态发展红利。(完)
标签: